• 网站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质学论文_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物性变化规律
  • 作者:网站采编
    文章目录

    1 原油物性测试分析

    1.1 原油物性及生产特征

    1.2 原油乳化实验

    1.3 水相组成对原油乳化的影响

    2 原油赋存状态与产出物性变化

    2.1 原油赋存模型建立

    2.2 岩石表面润湿性校验

    2.3 原油多组分的赋存状态

    2.4 孔隙尺寸对赋存状态影响

    2.5 原油组分对赋存状态影响

    2.6 岩石组分对赋存状态影响

    2.7 油和水竞争吸附对赋存状态影响

    2.8 油和CO2竞争吸附对赋存状态影响

    2.9 岩心核磁共振微观分析

    3 剩余油物性与分布特征

    3.1 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

    3.2 原油物性变化规律

        3.2.1 储集层地质模型划分

        3.2.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

    3.3 J10022_H井原油物性变化

    4 结论

    文章摘要: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,水平井体积压裂开采产量递减快,衰竭式开采预测采收率低,产出原油物性变化复杂。通过原油物性测试、原油赋存状态与产出液物性变化规律研究,结合储量动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特征,从孔隙、储集层和井筒3个尺度表征了页岩油物性与分布规律。在大孔隙内油质较轻,吸附态原油占比较低;小孔隙中油质较重,重质组分易于吸附在小孔隙壁面。不同物性储集层的交替动用,导致井口产出原油黏度变化复杂,具无明显变化、微幅降低、明显降低和微幅上升4种类型。下甜点油质较重,原油普遍发生乳化,含水率大于30%时乳状液黏度激增,含水率可能是导致原油乳化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通过CO2吞吐,可动用衰竭式开发不能动用的吸附态原油;在高含水期加入表面活性剂,降低乳化原油黏度和弹性,提高原油采收率。

    文章关键词:

    论文分类号:P618.13

上一篇:地质学论文_研究生实践类“云课堂”建设及效果

下一篇:地质学论文_中国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 © 2021 《石油地质与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
首页

联系

投稿